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党政办公室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800745514364C/2024-00125 分类:
发布机构: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党政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4-10-23
名称: 湛江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排名持续跃升,高质量发展进入快车道四十载风华正茂 “火车头”提速争先
文号: 发布日期: 2024-10-23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湛江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排名持续跃升,高质量发展进入快车道四十载风华正茂 “火车头”提速争先

发布日期:2024-10-23  浏览次数:-


图片


(经开区宝钢湛江钢铁基地)


图片


(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


图片


(渔民捕鱼 李树雄摄)


图片


(中华白海豚畅游 吴东俊摄)

图片


       百舸争流千帆竞,勇立潮头敢为先。

       从不造一张纸到国内最大的特种纸业基地;从不产一滴油到世界一流的炼化基地;从不长一寸铁到全球最先进的超高强钢生产基地,从一片荒滩到成为湛江中心城区,从海岛渔村到崛起钢铁石化新城……经过40年的开发建设,湛江经开区发展突飞猛进。

       湛江经开区既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又是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这片土地的面貌日新月异,改革发展的脚步永不停歇,青春背后闪烁的,是奋斗的汗水,更是豪情万丈的梦想。

       身后是波澜壮阔的历史,面前是喷薄而出的曙光。2023年,湛江经开区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全国排名中比2021年提升了80多名。

       这片沃土的精彩故事,仍在续写。

       

       聚焦产业

       经济发展“火车头”再提速

       作为湛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从总量到质量、从规模到结构,湛江经开区经济发展的着力点、突破点在变,改革创新、勇立潮头的精神则始终坚定——

翻阅成绩单,2023年,湛江经开区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0:70.3:26.7,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0.2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67.05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5.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约227.03亿元。

       外观酷似巨蝶的东海岛,在湛江的怀抱中展现出腾飞之势。伴随着日夜不息的机械轰鸣,三大投资超百亿美元的“巨无霸”齐头并进,勾勒出湛江大工业发展“主战场”的宏伟蓝图。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杨杰东表示,湛江经开区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充分发挥巴斯夫、中科炼化、湛江钢铁等重大项目的龙头引领作用,围绕绿色钢铁、绿色石化、绿色造纸、生物医药和海洋高新产业,细化实施重点产业精准招商引资目录图谱,着力引进宝钢、中石化、巴斯夫等重点企业合作伙伴和上下游配套企业落户,实现产业“强链、延链、补链”。

       时间,见证着湛江经开区的奋进,更镌刻下无数日夜的耕耘——

       2022年,全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08.86亿元,占全市59.6%;2023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67.05亿元,占全市58.5%;2024年上半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42.43亿元,占全市56.7%。

       眼下,湛江经开区已形成钢铁、石化、造纸三大主导产业,石化产业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全区现有工商企业1万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7家,包括中国宝武、中海油、可口可乐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的项目12个,已初步形成高水平绿色石化、钢铁、造纸、生物医药和海洋产业集群。

       投资拉动增长,项目带动发展。2024年,全区列入市重点建设项目共89个,总投资约1923亿元,其中列入省重点项目11个,总投资1105亿元,将进一步优化经开区产业结构,为全区乃至全市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一抹抹绿,正为湛江经开区的产业道路注入“绿色能量”。湛江经开区聚力打造绿色钢铁、绿色石化等世界级临港产业集群,推动主导产业耦合发展,加快形成以大型企业和优势产品为龙头、中小企业和配套产品为基础、产业链完整、企业集群发展的格局。

       转身向“绿”,在追求“速度”的同时,湛江经开区不忘努力提升“高度”。绿色石化产业方面,湛江经开区以中科炼化和巴斯夫项目为“双龙头”,致力创建世界级高水平炼化一体化基地、高端精细产品一体化基地、高端化工材料基地。

       目前,湛江经开区已成功引进石化产业类及配套项目25个,2022年实现绿色石化产业工业总产值1072亿元,2023年工业总产值968亿元。

       绿色钢铁同样迈步前行。湛江经开区以宝钢湛江钢铁基地为龙头,致力打造现代化大型临海钢铁基地和绿色碳钢生产基地。目前,湛江经开区拥有绿色钢铁类项目40个,2022年实现绿色钢铁产业工业总产值683亿元,2023年工业总产值670亿元。

       在绿色造纸产业赛道上,湛江经开区以中国纸业和冠豪高新为龙头,布局涂布白卡纸、高档文化纸、特种纸、功能纸等高端特种纸企业,2023年实现绿色造纸产业工业产值142亿元。

       

       扩容提质

       重大发展“主平台”再跃升

       踏入湛江产业转移工业园,映入眼帘的是宏伟的现代化厂房建筑群,纵横交织的道路网络,以及忙碌而有序的工作人员。在这里,处处可见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园区内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集聚效应正日益凸显。

       园区是产业项目建设的主阵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强磁场。聚焦扩容提质,完善基础配套,湛江经开区打造宜工宜商宜居宜游的现代化国际性产业社区。

       按照陆海统筹的模式,湛江经开区积极推进东海岛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由东海岛公路网、对外高速公路、铁路和现代化港口组成的交通大枢纽。

       目前,东海岛规划建设产业园区共4个,分别为湛江大型产业集聚区东海岛片区、湛江产业转移工业园、东海岛石化产业园以及钢铁配套产业园,总面积173.45平方公里——

       东海岛化工园区规划面积24.95平方公里,园区根据“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以巴斯夫和中科炼化两个巨无霸项目为“双龙头”,充分发挥龙头项目的“磁场效应”,补齐产业链“上下游”,带动产业专业化、规模化发展,促进产业集群化、系统化、高端化发展。

       规划面积24.5平方公里的东海岛钢铁配套产业园区,包括占地面积约12.98平方公里的宝钢湛江钢铁基地项目、规划建设3平方公里的东海岛钢铁产业配套园区以及约2平方公里的储备用地。深水码头、污水处理厂、供水、供电、天然气等基础配套设施完善。

       2009年3月,湛江产业转移工业园经广东省政府批准认定为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园区首期规划面积为38.18平方公里。在2023年度省级园区高质量发展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湛江产业转移工业园位列粤东西北地区第一名。

       步入新阶段,湛江经开区统筹推进园区扩园,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动成片连片开发,加快推进东海岛石化园区申报认定。

       今年上半年,湛江经开区园区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完成东海岛公共管廊次管廊(C段)项目、东海岛污水外排项目涉及村庄土地征收工作,供应土地10宗,土地供应总收入1.70亿元,完成6宗1200亩土地入库收储,整备土地250亩。系统清理龙海天景区历史用地报批、征收情况。

       与此同时,湛江经开区基础设施建设高效推进。应急救援中心、东海岛工业尾水总管(陆域)工程、应急救援中心、软基处理一期及二期项目顺利完工。

       湛江经开区还深入调研、靠前服务,研究制定“一企一策”“一事一策”清单,持续抓好亿元以上项目、省市重点项目、进展缓慢项目“三张清单”调度,每月对重大项目开展“云监控、云调度”。

       在完善园区公共服务设施上,湛江经开区着力推进一批高端教育、医疗、文体、商贸功能配套设施,谋划推动东海岛中央商务区建设,加快发展商务酒店、星级宾馆,建设服务工业区职工公寓、配套医院等设施,全面提升园区综合实力。

       

       宜业宜居

       建成区成湛江核心商务区

       鸟瞰湛江经开区繁华商圈,立体路网内通外联,公园绿地相映成趣,游人如织处处和谐,城市品质功能正加速升级,产城融合的“规划图”正变为“施工图”。

       目前,湛江经开区建成区已成为湛江的中心城区,初步形成湛江商贸、金融、休闲文化中心的格局,并将赤坎区、霞山区连为一体,推动湛江从中等城市迈进现代大城市行列。

       据了解,湛江经开区现有限额以上商贸服务企业334家,全市排名第一。已形成万达广场、华都汇、招商花园、荣盛广场、荣基国际广场等5大核心商圈,汇聚了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涵盖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等多种业态,为市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消费选择。

       此外,湛江经开区有3家大型连锁超市和13家规模较大酒店,建成并投入使用大型写字楼19幢。2024年房地产入统项目45个,2024年前三季度房地产(含三旧)实际完成投资24.95亿元。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湛江经开区现有10家银行分行,占全市银行分行55.6%,2023年,全区银行机构实现存款527.70亿元,占全市11.32%,贷款799.86亿元,占全市20.03%;现有31家市级保险机构落户,占全市67%。

新,正成为湛江经开区发展的关键词。建区40年来,湛江经开区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发展,成为湛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阵地”。

       围绕绿色钢铁、绿色石化、绿色造纸、生物医药和海洋高新产业链布局,湛江经开区加快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有效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技术创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023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172家,占全市29%,年均增长37%,高新企业数量居全市第一。优质中小企业数量突破100家,数量位居全市首位。拥有研发平台51家,其中省级工程中心15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家。

       区科创中心连续3年获评为国家级科技企业A类孵化器,成为粤东西北地区唯一实现“三连A”的科技企业孵化器。2023年各类孵化器入驻中小微企业210家,年营业收入近1亿元。


       ■样本

       “蓝色引擎”唱响海洋牧歌

       高空俯瞰东海岛,蔚蓝的大海上,一个个深海网箱在烈日下格外耀眼,网箱内鱼儿畅快游动,充满活力;不远处,大大小小的虾苗场和种苗基地星罗棋布,释放着湛江经开区海洋牧场“蓝色引擎”的新动能。

       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湛江经开区东风正盛。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在做强做精渔业种业“芯片”方面硕果累累。依托国家863基地及周边海洋资源,湛江经开区致力打造“一圈四园三带”融合发展格局,做强做精种业“芯片”,实现从育种、养殖、加工、流通到深海养殖装备全面升级。

       目前,全区拥有1个遗传育种中心、2个国家级原良种场、2个省级原良种场,水产种苗生产企业65家,养殖装备制造企业2家,深海养殖用海面积7500多亩,网箱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六成,已完成“硇洲族大黄鱼”种质资源开发及繁育关键技术研究。

       此外,总投资5195万元的6万立方渔旅结合新型智能化养殖平台“恒燚一号”已建成投产,总投资2.9768亿元、养殖水体规模分别为8万立方米的“海塔一号”“湛江湾一号”等远海养殖网箱公共试验服务平台建设有序推进。

       接下来,湛江经开区有关部门将主动对接服务企业发展需求,支持企业对标发达国家、先进地区发展现代渔业,推动育种、养殖、加工、流通、深海养殖装备全面升级,助力湛江加快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示范市。


       ■动向

       擦亮中华白海豚特色文旅新名片

步入湛江经开区西湾村,满目皆新,近处树木郁郁葱葱,远处大海蔚蓝无垠,特色海景民宿鳞次栉比,西湾红树林保护性修复及开发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秉承红       树林面积大、毗邻雷州湾白海豚栖息地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西湾村计划建设“红树林+白海豚”科普场馆、集散中心、房车营地、观鸟平台、苗圃基地等特色旅游项目,开辟出一条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西湾村是湛江经开区发展“红树林+中华白海豚”文旅模式的生动实践。眼下,湛江经开区正积极发展“红树林+中华白海豚”文旅新模式,推动渔旅融合发展,打造大工业背景下的生态文明。

       湛江经开区围绕“建设一个中华白海豚科普教育基地、打造一个红树林+中华白海豚旅游景区、建设一个中华白海豚主题海洋馆,开拓一条红树林+中华白海豚特色文旅线路”的目标,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湛江经开区保护性开发“红树林+中华白海豚”特色文旅线路工作实施方案》。

       湛江经开区在开发特色文旅品牌中优先考虑中华白海豚的保护,对东山龟头村、民安西湾村、南屏岛、硇洲岛等中华白海豚活动栖息地实施有效的保护,保障中华白海豚文旅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

       偶遇“海上大熊猫”生态奇观将成为湛江经开区特色文旅名片。计划到2027年底,东海岛自西向东的文旅资源将串珠成链,形成中华白海豚、红树林、大工业核心资源特色的精品文旅线路,“四季可度假、常年可观赏”的远近闻名度假目的地指日可待,东海岛旅游产业焕发出勃勃新机。

       

       ■亮点

       民生有温度 服务有质感

       2023年,湛江经开区财政民生支出19.0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4.4%;城乡居民参保完成率达100.47%,全市并列第一;挂牌成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6个;村集体年收入约292.49万元……这一串串数字背后,是湛江经开区以民为本的发展态度。

       一直以来,湛江经开区充分发挥大工业优势,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

       湛江经开区持续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和“电商人才培训”“乡村工匠”重点工程,建成省级南粤家政基地服务示范站,推动征地搬迁村民及低收入劳动力免费报读技校,多举措帮助村民实现家门口再就业

       此外,湛江经开区引导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构筑从田间生产到餐桌消费的产业化经营链条,打造重大企业“第一厨房”“菜篮子”,扩大农产品有效供给;抢抓东海岛大力延伸钢铁、石化产业链条的契机,激励村集体运用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劳务务工、发展项目等方式,大力发展集体经济。

       湛江经开区还鼓励中科(广东)炼化有限公司以集体名义入股硇洲镇北赛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投入建设火龙果种植示范基地、田头冷库及田头智慧小站,打造“产业+品牌+消费”帮扶模式,成功把“硇洲火龙果”培育成全国名特优新农品。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湛江经开区创新就业公共服务方式,开展人社局长“访企拓岗”、求职者“云端”探企、“招聘夜市”等系列活动,促进各类群体高质量充分就业。

       此外,湛江经开区全力推动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教育等民生事业的发展,办好办实每一件“民生事”,着眼解决群众的切身需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版权所有: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主办单位: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党政办公室 联系方式:0759-3382212
地址:广东省湛江市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海岛中线公路中一号东海大厦     邮编:524076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 您是第位访问者
粤ICP备17062261 网站标识码 : 4408900001     公安机关备案号 : 4408030200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