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施工期:项目在已建成的工业厂房内进行生产经营,施工期内主要是设备搬运进场及调试,施工时间约为2个月。 运营期: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废气主要为调漆废气,喷漆、烘干废气,以及抛丸工序产生的粉尘。建设单位拟采取以下废气污染防治措施:(1)调漆单独设置在密闭的空间内,钢板喷漆和烘干属于流水线生产,喷漆柜与烘干端仅保留钢板进出口,且在进出口处设置围挡,通过对调漆、喷漆、烘干工段的空间进行抽风收集,废气经收集后由“气旋喷淋塔+漆雾过滤器+二级活性炭”(TA001)装置处理后经20m高的排气筒DA001排放;(2)抛丸废气经设备自带收集系统密闭抽风收集后由“滤筒式除尘器”(TA002)装置处理后经20m高的排气筒DA002排放。营运期产生的废水主要为员工生活污水。建设单位拟采取以下废水污染防治措施: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后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制》(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和东海岛钢铁配套园区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的较严值后排入东海岛钢铁配套园区污水处理厂。项目主要噪声源为设备运行噪声。建设单位拟采取以下噪声污染防治措施:(1)合理布局,根据设备不同功能布局设备的位置,高噪声设备布置远离厂界,废气处理设备等安装软垫,基础减振,风管共振位采用软性连接,生产车间门窗尽量保持关闭;(2)加强设备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杜绝因设备不正常运转时产生的高噪声现象;(3)加强职工环保意识教育,提倡文明生产,防止人为噪声;强化行车管理制度,设置降噪标准,严禁鸣笛,进入厂区低速行驶,最大限度减少流动噪声源,车间员工佩戴耳塞以减少噪声对身体的影响;(4)车间内员工合理使用耳塞,合理安排劳动制度;(5)项目不在夜间生产。项目产生的固废主要为员工生活垃圾、滤筒粉尘、沉降金属粉尘、漆渣、漆料废包装、废漆雾过滤器、废活性炭、废机油、机油桶、废手套、抹布等。建设单位拟采取以下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1)员工生活垃圾统一收集,交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理;(2)滤筒粉尘、沉降金属粉尘属于一般工业固废,交由物资回收单位综合利用;(3)漆渣、漆料废包装、废漆雾过滤器、废活性炭、废机油、机油桶、废手套、抹布属于危险废物,交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置;(4)依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有关规定,在厂区内设置一个约20m2危险废物暂存区,专门用于临时储存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