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广东)炼化有限公司
实体经济稳步扎根,制造业宛若大树般茁壮成长;民生保障持续强化,社会福祉如涓涓细流汇聚成海;改革创新的嫩芽如破土而出,开放的春潮奔涌而来,发展动能充分释放……2024年是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下称“湛江经开区”)建区40周年,人们用汗水浇灌、用智慧耕耘,经历沧桑巨变结出累累硕果。
新年新气象,新春新希望。2025年,湛江经开区围绕市委、市政府“四绿一蓝”主导产业发展布局,主动担起中流砥柱使命,挑起经济发展大梁,按照“一强两增三优”的路径,做强工业,做大经济总量,抓好产业园区扩容提质,做到优机制、优环境、优服务,加快建设绿色石化园区、绿色钢铁园区、绿色产业社区、现代化世界级临港产业集聚基地等“三区一基地”,推动经开区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站在新起点上,湛江经开区争取地区生产总值努力向千亿元进军,工业总产值向2500亿元进军。
制造业当家
现代化绿色产业体系崛起
建区40年来,湛江经开区自觉扛起湛江经济发展排头兵的重任,当好湛江改革发展的“领跑者”、经济发展的“支撑者”、推动发展的“先锋者”,助力湛江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
作为全市工业发展的主战场,湛江经开区热土上,以高质量发展为航标,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依托大项目支撑绿色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向构建现代化绿色产业体系的广阔天地。
产业布局,点亮未来。湛江经开区坚持龙头引领,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思路推动产业链延伸。中科炼化和巴斯夫两个巨无霸项目,如两条腾飞的巨龙,延伸带动乙烯、丙烯和芳烃三大产业链,打造世界级石化产业标杆基地。
按照规划,到2035年,东海岛化工园区总投资将突破3000亿元,实现高端、绿色、循环、智慧化园区的目标,成为绿色发展的新典范。
招商引资是一把钥匙,开启着经济发展的新篇章。围绕龙头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湛江经开区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
为做强产业链,针对高端涂料、车用材料、包装材料、集成电路化学品、高性能与特殊功能材料等领域,湛江经开区重点研究下游产品链拓展项目和重点目标客户,通过引进关联企业,健全和延伸产业链条。
在做大供应链方面,湛江经开区依托巴斯夫项目外售产品质量较高、数量较大、下游客户优质的特点,引进与巴斯夫产品关联性强、技术实力雄厚的下游企业,在此基础上突破对德国产业招商,做大德资德系产业。
同时,湛江经开区加快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及周边产业需求,加强对广州深圳和长三角招商引资工作,利用基础产业链延伸的原料,发展直接面对终端需求的材料和功能性化学品。
向海图强
海洋牧场产业链效应强劲
湛江经开区凭海而立,始终怀抱大海的浩渺与梦想。
海洋牧场,扬帆起航。湛江经开区积极打造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创新集聚区,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全链条高质量融合发展。2023年实现海洋牧场产业链产值29亿元,占全区第一产业产值的75%。
在岸海统筹的坚持下,海洋牧场规划建设有序推进。依托国家863基地及区域海洋资源,湛江经开区在全市率先编制实施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规划,谋划围绕“一圈四园三带”总体格局,形成从种业、养殖、装备到精深加工的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
种业强芯,大有可为。目前,湛江经开区种业集聚区建设多点突破。其发挥东海岛种苗产业空间集聚优势,支持种芯“基地化”“规模化”发展,完善种业科研、亲本保育、苗种培育生产等功能,打造种业产业园。
据统计,全区现拥有1个遗传育种中心、2个国家级原良种场、2个省级原良种场,水产种苗生产企业65家,形成以金鲳鱼、石斑鱼、南美白对虾等海水经济种苗为主的水产种业。
港产联动正如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汇聚成了现代化海洋牧场的“蓝色粮仓”。
湛江经开区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建设投资5810万元,拥有5家养殖企业,建成并投放重力式深水网箱300个,用海面积达7500多亩。新型智能化养殖平台“恒燚1号”“海塔1号”“湛江湾1号”等开工建设。
强芯提质
城镇面貌焕然一新
搭乘“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东风,湛江经开区加快补齐城市基础设施关键短板,大力推进城区综合治理工程和老旧小区改造,城镇面貌明显改善,经济活力四溢。
随着商贸、金融、现代服务业中心的初步形成,湛江经开区建成区已成为湛江的城市CBD,城市综合承载力全面提升。
当前,全区限额以上商贸服务企业334家,占全市30%。已形成万达广场、华都汇、招商花园、荣盛广场、荣基国际广场5大商圈。10家银行分行、31家市级保险机构落户,3家大型连锁超市、13家规模较大酒店、19幢大型写字楼投入使用。
基础设施的加速完善,犹如城市的脉络与血液,贯通每一个角落。近年来,湛江经开区落实资金11.32亿元,构建城中“新路网”,完成33条市政道路和58条背街小巷建设。同时,该区投资12亿元对73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建成区现有公园14个,绿化管养面积约38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42.05%。
与此同时,湛江经开区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成14个成熟社区,盛和园社区作为全市完整社区代表接受省“百千万工程”指挥办检验。4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社区也正在加快培育。
美丽圩镇建设,如春风化雨。湛江经开区硇洲镇“七个一”建设基本完成,加快推进3个街道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6个镇街实现城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100%覆盖。
此外,东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升级为二级医院。城乡用水实现“同源同网同质”。“四季看变化”重点项目县道X667西湾段、X279东南码头段顺利完工。
一线案例
解锁海岛旅游
“美丽密码”
崭新的X667县道、东雷高速从家门前通过,经济插上“腾飞翅膀”;牛牯湾故事广为传颂,成为乡村的骄傲;各具特色的文化楼、小公园一一建成,村民们有了“红色基地讲解员”“民宿管理员”等新身份……
随着湛江经开区东海岛西湾村被评为“百千万工程”典型村,村民们团结协作,齐心协力,致力于共同发展、建设与守护这片美丽的家园。
“红树林+中华白海豚”文旅模式是湛江经开区的创新之举。
通过西湾红树林保护性修复及开发项目的建设,湛江经开区将大力推动红树林生态保护与滨海旅游、观光农业、休闲渔业等业态深度融合,打造自然湿地体验、生态研学体系、碳汇交易平台三位一体的国际红树林保护性开发新典范。
向海而生,主动发展渔业养殖。湛江经开区深入挖掘海洋渔业在西湾的发展路径,广泛开展一系列渔业、海洋养殖技术培训,带动村民走上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养殖之路。
通过修建高位养殖池、引入各类优质健康鱼苗种苗等一系列措施,湛江经开区提升村民对渔业养殖产业的参与度。在政企联动方面,该区与牛牯湾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合作办海产品加工厂,加工金鲳鱼、石斑鱼、南美白虾等一系列海产品。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渔业养殖队伍,日子越过越舒心、越兴旺、越有奔头。
迈进坐落于西湾滩涂旁的海景民宿,房间面朝大海,推窗即是无垠的蔚蓝,房间内部设计简约而不失温馨。目前,村里还有十几处闲置民房正在改造中,第二家民宿改造预计今年春节前竣工。
西湾滩涂狭长且资源丰富,各种沙虫、泥丁、海螺、骨鳝、沙虾、沙马蟹等小海鲜让赶海的游客们成就感满满,同时还推出了手挖生蚝、现烤海鲜、沙滩瓮鸡等特色菜品,去年来西湾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80万元。
一半海水一半红土交织出秀美西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