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社保减免就业医保

7首页 > 新闻中心 > 区内快讯

强化内部控制 推进预结算审核提质增效
来源:本网  作者:  发布日期:2025-07-02 17:52:25  
【打印】 【字体:

       坚决践行“不唯增、不唯减、只唯实”的评审理念,严格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评审原则,以廉政风险防控为抓手,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目标,全力打造高效务实的评审服务,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守门人”的重要作用,着力实现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

       一、立足精准高效,保证项目评审质量

       一是数据驱动,精准识别造价异常。利用Excel表格深入分析造价数据,识别、纠偏异常值。针对分项工程、人材机等各类造价数据,实施详尽的分类汇总,并同步开展对比复核工作。对由社会中介机构审核提交的成果文件,以及业主单位提交的送审预算文件和概算文件或类似项目的造价数据进行分列对比,以便精准识别出异常的造价数据。

       二是加强标前造价管控,降低履约风险。重视标前造价编制质量,减少合同变更索赔。重视与分项工程综合单价密切相关的项目特征描述,避免施工过程中的变更索赔,减少合同管理的难度。

       三是优化费用管理,避免重复计价。注重工程费用与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之间的协调与衔接。针对可能出现的重复计价问题,如工程费用定额中的检测费用与第三方质量检测费用的重叠部分。同时,对实体工程量与检测工程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了严格审查与评估,以确保各项费用的合理性与准确性,有效避免了财政资金的浪费与不合理支出。

       二、立足流程把控,保证项目评审合规

       一是坚持现场审核和图纸审核相结合。为防止“盲人摸象”“闭门造车”,使项目结算审核流于形式,积极加强项目工程量现场审核。通过认真对照清单图纸,对项目施工内容、施工质量、资金效益、设施维护管理等多方面进行了核查,尤其是对隐蔽工程的监督核查,进一步加强了项目工程量审核及管理。

       二是坚持引入第三方机构复审机制。为保证工程结算的准确性,坚持开展委托第三方中介机构审核工程预(结)算复审工作。凡2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均开展复审工作。建立初审与复审并联审核机制,由初审单位建模计量,复审单位同步展开模型复核和算量校对,在计价计量审核过程中,初审复审单位互相校对,审核底稿、计价依据交织互审,实现工程审核“质效双升”。

       三是坚持完善工程签证管理制度。工程签证记录了施工现场发生的特殊费用,是工程结算的重要依据和关键环节。通过从工程签证的管理程序和批准权限、签证内容是否与实际发生相符、签证的计量计价是否与合同有关条款约定相符合等方面完善工程签证管理制度,确保工程签证依法依规,实事求是。

       三、立足监督廉政,严格中介机构管理

       一是择优选强。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通过框架协议的方式,从资质、工作业绩、执业质量、信誉及人员从业资格等因素择优选择入围中介机构。同时,为激发评审中介机构积极性,增强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对已入库中介机构实施限期制,有效期3年。

       二是规范管理。对入围中介机构开展实地调研,核实中介人才力量,确保工作水准与质量;明确文档归档要求,建立完善的档案分类、保管、查阅等管理办法;提高执业标准,要求各机构需学习并熟知经开区相关政策和规定,保证在计价和审核过程中的公平公正和真实性,避免过分压价或刻意抬价,以实现利益最大化。

       三是划出底线。局领导坚持每年召开中介廉政座谈会,郑重讲明廉洁要求,建立负面清单,坚决杜绝中介机构与科室经办人、施工单位串通一气、暗箱操作、弄虚作假等行为,如若发现,造成财政资金损失的,将直接剔除中介机构,对经办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对因过失或故意提供内容虚假的评审报告造成不良后果的,依法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