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贸易“绿色壁垒” “国联”到新加坡建虾苗基地 |
来源:2006.1.14湛江日报 |
农以种为先,湛江国联水产有限公司与新加坡滨海发展公司合作,去年在新加坡建立虾苗基地,共同研究无病毒、抗病毒、成长快速的南美白对虾种虾“国联1号”虾苗。昨日,国内多家对虾养殖场与国联签订了购销虾苗的合约。 虾苗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虾产业的成败,优质虾种苗一直是影响我国养虾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大量优质良种一直依赖进口。2002年以来,有的虾苗逐步呈现出种质退化的趋势,对养虾业的发展构成威胁。为确保虾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应对出口绿色壁垒的能力,湛江国联从产业源头——虾苗抓起,并于2005年3月与新加坡滨海发展公司合作,分别在新加坡、海南建立育苗基地。 新加坡滨海发展公司是一家跨国企业,繁育的“蓝海洋”牌虾苗在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占有很大的市场。他们这次合作除了进行“国联1号”虾苗的繁育外,还进行技术交流和市场对接。他们首先从美国引进无病毒、抗病毒、成长快速的南美白对虾亲虾,然后放到基地进行繁育筛选,并着重培育能适合湛江气候和水质要求的虾苗。针对虾苗所需的营养,他们在饵料中科学地添加了动物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大量使用丰年虫等动物性饵料,保证虾苗的健康成长,出售给养殖户的每批虾苗都经过严格检验,确保虾苗的优质健康。2005年6月,他们将新加坡、海南培育出来的“国联1号”虾苗,送给东海岛、南三岛、吴川、徐闻、雷州、茂名的养殖户试养,结果获得成功。经专家证实,“1号虾苗”不带桃拉病毒、白斑病毒和皮下组织坏死病毒,而且成长快。 湛江国联水产种苗科技公司总经理威廉告诉记者说,“国联1号”虾苗今年计划推出100亿尾,新加坡和海南及粤西地区的7个配套种苗场都要扩大规模。国联现正规划把“国联1号”虾苗种苗场建成集保种、选种、育种、科研、开发、培训、应用推广为一体的对虾良种繁育高科技综合基地。此举对虾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增强出口创汇能力,打破影响对虾出口的瓶颈,应对贸易“绿色壁垒”具有积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