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等有关规定,现将项目基本信息及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情况公示如下:
一、建设项目的名称与概况
(1)项目名称:东海岛钢铁配套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
(2)建设单位: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海岛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3)建设地点:宝钢湛江钢铁项目一期用地南侧,钢铁项目二期用地西侧,东腾路东侧,防护林地北侧;
(4)建设性质:新建;
(5)工程总投资:总投资11558.07万元,其中工程费7817.18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3262.33万元,预备费478.56万元。项目建设所需资金主要由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统筹解决,不足部分资金由区财政统筹解决。
(6)行业类别和代码:D4620 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
(7)生产规模:本项目设计规模4000立方米/天,占地面积15487.48m2,服务范围主要为钢铁配套园区,处理工艺为“粗格栅及进水泵房+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调节池/事故池+气浮池+水解酸化池+改良A2/O生物反应池+辐流式中进周出二沉池+混合反应沉淀池+纤维转盘滤池+紫外线消毒渠”。项目主要构筑物包括:粗格栅及进水泵房、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调节池、事故池、气浮池、水解酸化池、生物反应池、加药间、中进周出二沉池、回流污泥及剩余污泥泵池、混合反应沉淀池、深度处理车间(包含纤维转盘滤池、紫外消毒渠)、变配电房、鼓风机房、加药间、污泥浓缩池、浓缩池附属泵房、储泥池、污泥脱水机房、仓库、附属用房等建构筑物。尾水管道:钢铁配套园区污水处理厂出水泵房至东腾路现状双排DN800尾水管线连接管,管线长度共约0.3km。
(8)劳动定员:项目定员9人,均在厂内食宿,年工作365天,每天三班,每班工作8小时。
二、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一)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在采取施工机械使用优质燃料、施工现场洒水降尘、现场围蔽、临时堆场覆盖防尘、施工车辆出场冲洗、地面硬化保持沿线道路清洁、控制车速,等措施的前提下,施工期产生的扬尘和废气对周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2、对水环境的影响
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后回用于场地洒水降尘和进出施工场地道路洒水降尘,不外排,对周围地表水环境影响很小。
3、对声环境的影响
通过选择低噪声的机械设备、对高噪声设备进行消音减震处理等措施处理后,厂界噪声可达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要求。本项目仅在白天施工,且项目场界周围100m范围内无居民等敏感点,因此,施工期噪声对周围居民影响不大。环评要求合理布设固定源机械(如空压机),尽量布置于远离居民点,在场地四周设置施工围挡,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在此条件下施工噪声不会对周围声环境敏感点带来不利影响,不会改变施工场地周边声功能区划。材料运输安排在白天进行,在经过村庄时采取限速、禁鸣等措施,在此前提下,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不会改变沿线声功能区划。
4、固体废物的影响
本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来自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土石方和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暂存园区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点,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本项目剩余弃方定期运至当地政府指定弃土场。对于可以收回的(如废钢、铁等),应集中收集送到回收站;不能回收利用的,不得随意堆放,应按关规定报地方建设主管部门,将建筑废弃物堆放至指定地点。
5、生态环境的影响
评价区生态系统受到本项目影响相对较小,在严格采取环评规定的生态保护措施情况下,其生态特征不会从根本上发生改变,体系仍然维持原有的稳定性和生态承载能力。
从总体上看,项目运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评价要求对废水、废气、固废各种污染物按照处理措施严格执行,并加大场区及其周围地区的绿化面积,这样才能保证生态环境不会受到破坏。
(二) 营运期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海洋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采用“粗格栅及进水泵房+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调节池/事故池+气浮池+水解酸化池+改良A2/O生物反应池+辐流式中进周出二沉池+混合反应沉淀池+纤维转盘滤池+紫外线消毒渠”工艺,经分析论证,该工艺处理后出水能够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A标准和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两者较严值,达标尾水排入东海岛深海排污区。
2、地下水/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由地下水预测结果可知,事故工况下,废水发生泄漏瞬时排放污染物COD最高浓度在1天距泄漏源2米处的浓度达到94.29546mg/L);污染物氨氮最高浓度在1天距泄漏源2米处的浓度达到5.388331mg/L;污染物TP最高浓度在1天距泄漏源1米处的浓度达到1.077624mg/L。根据项目所在区域浅层地下水水位埋深情况,项目事故工况下废水污染物不会对区域地下水造成较大程度污染影响,为尽量减小废水事故排放对区域地下水的影响,项目污水处理区域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做好硬底化防渗防漏衬层,同时加强日常管理,严防事故排放。
由土壤预测结果可知,建设项目产生特征因子化学需氧量、氨氮均可满足《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的相关标准要求,对土壤环境影响较小。
本项目建设过程通过采取分区防渗减小对地下水/土壤环境的影响,具体分区防渗措施如下:
重点防渗区包括:各类涉水池体构筑物,粗格栅、细格栅、气浮池、调节池、事故池、水解酸化池、改良AAO生化池、污泥回流池、二沉池、高效沉淀池、反硝化滤池、紫外线消毒渠及出水计量渠、污泥脱水机房、危废暂存间等。
一般防渗区:鼓风机房、配电室、维修间及发电机房。
简单防渗区:综合楼、门卫室、道路。
在装置投产后,加强现场巡查,下雨地面水量较大时,重点检查有无渗漏情况(如地面有气泡现象)。若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原因,找到渗漏点制定整改措施,尽快修补,确保防腐防渗层的完整性。设置覆盖生产区的地下水污染监控系统,包括建立完善的监测制度、配备先进的检测仪器和设备、科学、合理设置地下水污染监控井,及时发现污染、及时控制。制定了应急预案,设置了应急设施,一旦发现地下水/土壤受到影响,立即启动应急设施控制影响。
由污染途径及对应措施分析可知,本项目对可能产生地下水/土壤影响的各项途径均进行有效预防,在做好各项防渗措施,并加强维护和厂区环境管理的基础上,可有效控制厂区内的废水污染物下渗现象,避免污染地下水/土壤,因此本项目不会对区域地下水/土壤产生明显的影响。
3、环境空气影响评价结论
本项目粗格栅及进水泵房、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生化池、污泥浓缩池、储泥池采用不锈钢骨架(内侧)+钢化玻璃(外侧)的加盖方式进行密闭并设置气体捕集口连接臭气收集管道;污泥脱水机房设置风阀将臭气抽吸至臭气收集管道。以上收集的臭气抽送至同一套生物滤池除臭系统处理,处理后的尾气经生物除臭间楼顶15m排气筒DA-01排放。恶臭气体收集效率取80%,NH3、H2S处理效率80%以上,经处理后的废气可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同时,加强厂区及厂界绿化绿色植物,吸收有害气体,减轻恶臭异味的作用,将营运期产生的恶臭气体对环境影响降至最低。
项目备用发电机,安装于发电机房,采用0#柴油为燃料,通过严格按要求操作,控制好燃烧状况,发电机尾气经设备自带除尘装置处理后,引至楼顶高空排放,尾气中烟尘、SO2、NOx均能达标排放。由于备用发电机组仅用于停电时的应急电源,故该发电机使用几率较小,发电机使用时间较短,属于间断性排放,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小。
综上分析,本项目营运期生产废气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4、声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项目运营期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于风机、水泵等,针对声源特征,评价提出以下措施:风机房采用封闭式的框架结构建筑,加强场区绿化,厂界修建不低于1.8m高的实体围墙,以减少噪声对外界的干扰;机房内设吸声吊顶、吸声墙板;风机基座设橡胶减震装置,厂区内主风管管道采取消声包扎处理;每台风机安装隔声罩并配进气口消声器、放空消声器,风机基础作减震处理,管道与风机连接处设补偿减震器。
采取以上措施后,经预测项目厂界噪声值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项目周边最近敏感点为厂界外东南面115m处的南坡村,故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5、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清运,废弃生物填料由生产厂家回收处置,废弃药品包装材料定期外售于废品收购站,栅渣、沉砂、气浮池浮渣日产日清,交环卫部门清运处置,进/出在线检测废液、化验室废液及器皿、设备清洗废水、废化学试剂瓶分类收集、暂存,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运输处理。
此外,考虑到本项目所收纳的废水包括工业废水,因此,在本项目运营初期,应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5087.7-2019)、《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298-2019)和《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中相关要求对剩余污泥进行浸出毒性鉴别,若经鉴定后不属于危险废物,则外运科学妥善处置,不造成二次污染;若经鉴定后属于危险废物,应委托有资质的危废处置单位进行处置,其贮存、转运必须严格按照危险废物相关要求进行。
综上分析,本项目固废处置率达到100%,各项固体废弃物处置措施基本可行,体现了固体废物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的处理原则,只要在工作中,将各项处理措施落实到实处,认真执行,项目对固体废物处置的措施安全有效,去向明确,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6、环境风险评价结论
根据风险识别和源项分析,本项目环境风险的最大可信事故为废水事故排放及原辅材料泄漏。建设单位应按照本报告书做好各项风险的预防和应急措施,并制定完善的风险事故应急预案。在项目严格落实环评提出各项措施和要求的前提下,本项目运营期的环境风险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三、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废水治理措施
项目营运期废水主要包括服务范围内接纳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本项目厂内自身废水,其中本项目自身废水主要为:工作人员生活污水、储泥池上清液、污泥脱水滤液、反冲洗废水、生物滤池除臭系统废水等。废水经本项目自身(处理工艺:粗格栅及进水泵房+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调节池/事故池+气浮池+水解酸化池+改良A2/O生物反应池+辐流式中进周出二沉池+混合反应沉淀池+纤维转盘滤池+紫外线消毒渠)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和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二者较严值后经现有排海管道排入东海岛深海排污区。
2、废气治理措施
恶臭废气处理:生物滤池除臭处理;
无组织废气:污水处理站废气采用地面进行绿化,加强管理通风换气;生产处理车间内无组织废气采用设备密闭等方式收集后,集中送废气处理装置处理;此外,加强生产管理,保持厂区内种植高大乔木、吸臭绿植。
3、噪声治理措施
本项目空压机、气泵等产噪设置专用设备房,尽量选用低噪设备,消声减震;厂区进行绿化降噪等降噪措施后,项目厂界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声环境功能区排放限值要求。
4、固废治理措施
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清运,废弃生物填料由生产厂家回收处置,废弃药品包装材料定期外售于废品收购站,栅渣、沉砂、气浮池浮渣日产日清,交环卫部门清运处置,进/出在线检测废液、化验室废液及器皿、设备清洗废水、废化学试剂瓶分类收集、暂存,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运输处理。
此外,考虑到本项目所收纳的废水包括工业废水,因此,在本项目运营初期,应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5087.7-2019)、《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298-2019)和《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中相关要求对剩余污泥进行浸出毒性鉴别,若经鉴定后不属于危险废物,则外运科学妥善处置,不造成二次污染;若经鉴定后属于危险废物,应委托有资质的危废处置单位进行处置,其贮存、转运必须严格按照危险废物相关要求进行。
四、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本项目选址合理,建设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满足“三线一单”管控要求。本项目完成后有较高的社会、经济效益;加强管理及采取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可有效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本项目周围的环境质量现状良好,总体来说能满足环境功能的要求;经项目环境影响分析结果可知,本项目建成运营后,废水、废气、噪声等污染物采取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可有效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污染物的排放满足环境容量的限制要求,不改变所在地区的环境功能属性;本项目周围的环境质量现状良好,总体来说能满足环境功能的要求;事故环境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环保投资可基本满足环保设施建设的需要,能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周围群众对项目建设基本持支持态度。
本项目保证严格执行我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对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和本报告书中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对策建议切实逐项予以落实,并加强生产和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管理、保证各种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前提下,本项目的建设从环保角度而言是可行的。
五、建设单位及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海岛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地址:湛江市人民大道中42号泰华大厦4楼413房
联系人:李工
联系电话:0759-3618127
电子邮箱:kfqdtgcb@126.com
六、环评单位及联系方式
环评单位:湛江市环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湛江开发区海景路226号银湾居商住楼B208C房
联系人:范工
联系电话:18320377954
邮箱:857734034@qq.com;
七、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内容
1、为让公众对项目环境影响有更深入的了解,公众可查阅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可通过下列链接获取: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oshr2jj075giKgf9fliO3A 提取码:7mym
纸质版可联系我公司或环评单位获得;
2、本项目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为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见报告书)的公民、法人和组织的意见,鼓励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之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
3、公众意见表见附件。
4、公众可以通过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在10个工作日内将填写的公众意见表提交我公司,反映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有关的意见和建议。
我公司和环评单位将对反映的意见认真核实、对待,对良好建议我们将积极采纳,并贯穿于整个建设过程中。
公示时间为自本公示发布之日起10个工作日。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海岛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2023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