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一、2011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区夯基础,争龙头,给力湛江崛起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在区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我区财税工作紧紧围绕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三为主两致力一促进’的建区方针,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钢铁石化两大项目为龙头,发展重化产业集群,当好湛江经济发展龙头”的总体工作要求,把做大做优经济“蛋糕”为第一要务,立足组织收入和统筹支出两大工作主线,进一步加大组织收入的力度,克服各种困难,超额完成了全年收入任务;同时,不断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实现了保民生、保重点、保运转,促发展的目标。
(一)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完成情况
2011年,我区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完成82,068万元,完成年度预算75,420万元的108.81%;比上年同期同口径完成数65,016万元增收17,052万元,增长26.23%。其中:税收收入完成66,951万元,比上年同期同口径完成数57,035万元增收9,916万元,增长17.39%;非税收入完成15,117万元,比上年同期7,981万元增收7,136万元,增长89.41%。
(二)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完成情况
2011年,全区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07,088万元,比上年同期59,368万元增支47,695万元,增长80.34 %。增支大的主要原因:一是省市补助支出增加的增支。今年上级补助支出同比增加17,700多万元,其中市补助钢铁项目支出为10,400万元。二是人员经费的增支。2010年是两区合并的第一年,原东海岛人员工资从2010年下半年才开始执行开发区标准,而2011年人员经费是统计全年的支出。三是扶持企业发展增支。四是市政维护、东海办公大楼装修和平价市场建设等增支。五是石化产业园等重点项目的规划、评审、地质勘察等增支。
主要支出如下: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5,918万元;
2、教育支出21,281万元;
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4,882万元;
4、医疗卫生支出7,283万元;
5、节能环保支出13,313万元;
6、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602万元;
7、农林水事务支出8,092万元。
(三)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平衡情况
2011年,我区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2,068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60,664万元,上年结余和调入资金等19,155万元,减去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07,088万元和上解支出15,970万元后,地方公共财政预算结余38,829万元,其中结转下年使用38,799万元、净结余30万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实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四)2011年地方公共财政运行的特点
1、财政收入持续平稳增长。
2011年区财政收入增幅达到26.23%,完成市年度终下达我区的财政收入增长目标,比2010年的收入增幅提高了0.72个百分点。
2、收入结构质量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2011年,我区的地方公共财政收入82,068万元,其中税收收入66,951万元,占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的比重为81.58%;非税收入15,117万元,占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的比重为18.42%。我区非税收入在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中比重较低,财政收入质量良好。
3、民生、“三农”支出得到保障。
我区财政把民生福祉放在突出的位置,采取有力措施,将中央、省、市、区各项利民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全年九大民生项目支出合计81,050万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5.68%,支出比重同比提高了3.37个百分点。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情况
2011年政府性基金总收入53,306万元,其中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36,819万元、上级补助14,770万元,上年政府性基金结余1,717万元。
2011年政府性基金支出44,600万元,其中征地拆迁补偿、土地开发和补助被征地农民等支出44,263万元。
政府性基金收支相抵结余8706万元,结转下年使用8,706万元。
三、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支情况
2011年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总收入1,485万元,财政专户总支出1,358万元,收支相抵结余127万元,结转下年使用127万元。
四、2011年财政工作的回顾
2011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2,068万元,增长26.23%,总量居全市县区第一,实现了经济社会健康平稳较快发展,为“十二五”开好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把组织收入作为第一要务,确保财政收入再上新台阶。
在重重困难面前,我区千方百计抓增收,一步步落实好“开门红”、“双过半”、“攻坚战”,圆满完成了市下达的收入任务,保证了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2011年,我区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完成82,068万元,增长26.23%,超过年初预算10.23个百分点,超过全区经济增速14.13个百分点。收入总量继续稳居全市各县区之首。
一是层层分解落实任务,完善激励机制。在全盘考虑收入增减因素的前提下,科学制定财政收入任务,将收入任务及时分解落实到各征管部门,保证阶段性任务和全年任务的完成。
二是抓住收入大头,实施综合治税。财税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定期不定期召开财税碰头会,及时协调和解决在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
三是挖掘非税收入潜力,规范非税收入征管。根据非税收入的性质和管理方式要求,制订了《湛江开发区非税收入管理办法》、《湛江开发区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实施细则》和《湛江开发区非税收入征管工作经费的核定办法》,在进一步强调政府性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基础上,对非税收入从征收到资金入库、到票据管理等都作了规定。同时通过对执收单位制定奖惩办法,鼓励了单位增收的积极性。此外,加强了对乡镇非税收入的管理,下发了《关于加强乡镇非税收入管理工作的通知》。
(二)以建设民生财政为重点,支持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公共财政之本义。越是重大项目建设期越要关注民生。2011年,我区地方公共财政支出107,088万元,其中:教育、科技、文化体育、社保就业、医疗卫生等九大民生支出81,050万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5.68%,支出比重同比提高了3.37个百分点。彰显了“民生财政”本色,保障全区实施了一系列惠民政策。
一是扎实做好教育事业的经费保障工作,不断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认真落实城乡免费义务教育资金、困难学生补助、教师“两相当”、拨付普通高中及中职学校国家助学金等多项惠民政策。同时,积极筹集资金加快校安工程进度,积极推动全区校安工程和开发区一中新校区建设。
二是加大社会保障、医疗、就业投入,关注社会弱势群体。通过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摸底,在民生调查的基础上,我区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新政,提高了全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五保供养标准,以及全区孤儿抚养标准,并为高龄老人发放生活津贴。拨付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通过财政补助推行基本药物零差价,为老百姓减负。发挥农村劳动力培训资金作用,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
三是确保我区“三农”发展。2011年拨付各类支农资金2,715万元,有力支持了全区农林水等事业的发展。同时,认真实施家电下乡、摩托车下乡、家电以旧换新、石油价格改革补贴等惠民政策。
二○一二年四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