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泉庄街道办事处
今年以来,我街道在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和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和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全力推动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现将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党建引领,夯实建功主阵地
一是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压紧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党工委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建设2次,制定主体责任清单,督促街道班子成员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2场次,签订责任书14份,层层压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一体推进“三不腐”,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到社区开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专题培训4场次,组织党员干部雷州青年运河教育基地、中塘革命纪念馆等地进行现场教学。开展警示教育会议5场次,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骗局》,转发上级关于违纪违法案例通报3期,以反面典型警示党员干部以案为鉴、警钟长鸣。狠抓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推动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多渠道摸排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线索,查处党员干部的违纪违法问题。
二是持续强化理论武装。街道党工委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学习制度,2024年开展“第一议题”制度学习32次,组织召开街道党工委中心组理论学习12场次。外聘讲师到街道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二十届三中全会等专题培训2场次,由班子成员担任讲师团,到社区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5场次。
三是不断夯实党建基础。街道持续加强新兴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共成立“两新”党组织16个,同时持续做优做强“红色物业”品牌,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影响力和战斗力。
四是党建领航聚合力。充分发挥街道党工委在基层组织的牵头抓总和组织协调功能,及时调整和完善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社区吹哨、部门报到”等社区平急转换能力等机制建设,着力构建街道与辖区各单位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双向服务,双赢共进的党建工作格局。
五是党管武装强建设。坚决贯彻党委对武装工作的统一领导,截至目前已编制整组民兵共110人,其中整组应急排1个共编30人,海上医疗分队2个编80人,应急连1个编7人。
六是党建引领攻克经济普查难关。成立经济普查临时党支部和党小组,成立“泉庄街道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全面发动辖区内党员全员参与,圆满完成个体户772户、单位7286户的普查任务,任务量占全区六个镇街全部任务的57%,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2024年度,街道被广东省统计局评为基层统计“7个一”规范化建设先进单位,给予通报表扬。
(二)统筹推进,基层治理成效明显
1.坚持法治思维,维护平安稳定
今年以来,我街道未发生群众进京到省非访、越级上访及集体访,未出现非信访场所超标聚集事件,坚持问题导向,圆满完成各个特防期维稳安保任务,实现了“政治安全、活动安全、社会稳定”和“六个不发生”目标。社会治安持续向好,社会大局基本稳定。
一是注重源头化解,不断提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质效。今年累计受理化解矛盾纠纷114件,其中口头调解53件,书面调解61件,涉及金额394.89万元。共收到群众信访事项112宗,已办结106宗,办结率94.6%。共参与调解相关欠薪案件46起,涉及金额141.4万元,有力保障了农民工合法权益。
二是不断提升“粤平安”网格化管理效能。截至目前,我街道网格员通过“粤平安”系统上报网格事件总数8138件,结案事件总数8137件,办结率99.9%,上转镇街综治中心处置1337次。网格员登录率100%,登录率和个人上报事件数均列全区前列。
三是加强普法宣传。今年以来,开展大型宣传活动12次,惠及群众1万多人。开展劳动法治宣传6场,接待群众3000余人,发放宣传单张、礼品3000余份。
2. 坚持执法为民,提升城区品质
一是不断强化社会治安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累计整治乱摆卖现象3000多次,扣押乱摆卖车辆超过20台;清理流动摊点、乱摆乱放700余处次,检查各类经营主体300余户次。
二是加强违法建设管控。今年以来,执法办联合区城综局开展整治行动,重锤出击,累计拆除50多处违法建筑、模板1000多平方、切割钢筋立柱600多条,有力打击了城中村的抢建之风。
三是保障良好营商环境。今年以来,共办结数字城管平台案件1600多宗,办结12345工单4000多宗,其中消费类投诉2500多宗,挽回经济损失达30余万元。我街道在平台考评排名中稳居经开区各部门前列,有力维护了城区市容市貌和社会秩序。
(三)夯实服务,民生福祉稳定提升
一是推动办好民生实事。扎实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聚焦基本公共服务的短板弱项,推动建设泉庄小区文体小公园,为无物业管理的泉庄小区500余户1500余人解决长期以来健身锻炼存在距离远、设施少等困难。推动梧阔社区公厕建设项目和盛和园邻里活动中心建设,做到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二是纵深开展民政保障事业。2024年春节前对低保户、五保户、因病致困、因灾致困的41户家庭慰问走访,送上慰问金、米和油及防寒大衣6件、防寒棉被10张;2024年上半年,受理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26人次,共申请财政补贴资金95932.12元;为辖区内21名企业退管人员申请节日慰问金;完成1698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10845人医保参保缴费,超额完成区下达的参保缴费任务;建档低保34户、特困3户、低保边缘家庭3户、支出型困难家庭1户,完成残疾人两项补贴资格认定132人残疾人,共走访425人次;为139人办理老人优待证,1月至9月完成新增高龄老人生活津贴申请47人的审核上报,现有领取高龄补助的共408人;做好退役军人服务工作,登记在册的1073名退役军人全部做到一人一档,办理退役军人优待证1022人;开展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建设工作,召开各类人才培训会共4场,举办人才相关活动2次,其中大型活动1次,促进辖区人才流动,提升经济发展活力;严格执行殡改政策规定,落实责任制,按进度完成1月至11月殡改任务数113例,完成率达103%。
(四)精准发力,城市风貌持续优化
一是做好爱国卫生工作。悬挂横幅30条,张贴宣传海报60张,发放宣传资料3000份,积极开展爱国卫生月宣传活动3场,举办相关讲座12场,提高居民知晓率和参与度。积极组织开展多次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对街道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居民小区、农贸市场等重点区域的卫生死角、垃圾杂物进行了全面清理60余次,出动人员400百人次,各种车辆30台次,清运各种垃圾400立方米,清理乱摆摊点40件次,清理各类牌匾10余块,非法小广告300余处,规范沿街建筑市场10余次,开展病媒生物专项宣传活动5场,开展病媒生物消杀50余次,灭鼠药、灭蟑药等消杀药品120份。
二是做好垃圾分类工作。街道合理设置分类垃圾桶,配备足够垃圾收集车辆,建立垃圾分类数据管理平台。共举办主题宣传活动20次,辐射人群达到15000人,设置宣传栏25个,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的知晓率由原来的85%提高到了92%,参与度明显提升。
三是做好生态环保工作。街道认真落实河长制,2024年以来街道河长办共计巡河350余次,发现问题15个,已全部整改完毕;积极开展“绿美开发区”工作,共动员企业捐款1万元,种树150多棵树。
(五)聚焦创新,擦亮“泉庄”特色品牌
一是推进试点工作,打造全市标杆。为做好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社区试点创建工作,优化党群志愿服务队伍,规划服务中心、邻里中心、活动中心建设。
二是优化县域服务,建设便民生活圈。推动海滨北社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工作,不断完善社区便民服务网点及便民服务设施。10月26日-10月27日在万达广场、招商花园城两大商场同时开展海滨北社区一刻钟便民生活节活动,推动湛江市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顺利进行。
三是精铸党建品牌,打造“红色商圈”。我街道在万达广场推进商圈党建工作,商圈内党建文化活动长廊已投入使用,不断增强商圈党组织凝聚力和感召力。
2025年工作计划
(一)坚持党建引领,激活基层治理“新效能”。一是深耕泉庄特色党建品牌,以“红色物业”、“红色商圈”为抓手,深入推进全域党建模式,进一步扩大党建品牌辐射效应。二是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做好“选育管用”工作,加强吸纳新生党员力量。强化党员教育培训,开展各类特色党建活动。聚焦党群阵地建设,推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整体提升。三是深入推进党建基层治理,用活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制度,在基层党建中突出互联互通,充分发挥议事协商、共建共治作用。在两新党建中突出“有效覆盖”,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二)坚持安全底线,构建平安泉庄“新格局”。以大担当、硬作风、铁纪律落实落细各项工作措施,在严防严守中抓牢安全生产、综治维稳两条底线,为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一是大力开展各项安全生产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培训班、宣传标语、宣传栏、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定期进行日常安全知识宣传;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及时研究解决辖区安全生产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深入排查和治理隐患专项整治行动,对重点领域行业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遏制事故的发生。二是继承与发扬“枫桥经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高标准打造街道综治中心,优化综治网格,构建矛盾调处闭环机制。纵深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禁毒示范创建、劳资纠纷调处、精神障碍患者救治管控等工作
(三)坚持全面提升,展现人居环境“新面貌”。大力推进环境卫生提升,继续推进生活垃圾不落地工作,强化垃圾分类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街道环境卫生质量。采用加强日常管理与专项整治等多措施并举,对占道经营、乱摆乱卖、跨门槛经营、乱停乱放、噪声超标、违规排放油烟、随地乱倒污水等行为严加管理、集中整治,保护市容市貌美丽和生活环境干净整洁。
(四)坚持以人为本,共创幸福美好“新生活”。一是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做好重点群体社会救助、慈善救助、“一老一小”保障等工作,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二是推进公服设施建设,推动养老托育等普惠服务进社区,继续推进社区公共用房移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