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社保减免就业医保

7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硇洲镇人民政府

湛江市政协主席邓碧泉率队到硇洲岛开展“走百村”调研
来源:本网  作者:本网  发布日期:2014-12-17 17:13:08  
【打印】 【字体:

2014年9月23日至24日,市政协主席邓碧泉率队到硇洲岛开展“走百村”调研,考察农村人文历史及名胜古迹,为创建生态文明村和开展农村“三文”活动把脉探路。市委常委、区党委书记许顺,区党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叶文新,区党政办、硇洲镇、旅游局、人口局等有关部门领导参加了调研。
邓碧泉一行先后实地考察了宋皇村、北港糖房村、港头村、黄屋村、硇洲灯塔、津前天后宫、那晏海石滩的人文历史古迹。硇洲岛曾是南宋端宗皇帝驻扎地,政协委员们来到因宋皇驻过而得名的“宋皇村”,该村西侧有一口古井,井沿方石雕砌呈八角形,井水清津甘冽,供皇帝及驻军饮用。宋军撤走后,该井一直保存至今仍为村民饮用。邓碧泉强调,古井是研究宋元历史不可多得的实物,是宝贵的资源,宋皇城遗址极具有文化研究、旅游观光价值,要保护好。
穿过一片蕉林和树丛,来到北港糖房村判明坡上,这里是抗英名将窦振彪的墓地。墓庭内伫立着石人和石狮、石马、石羊,墓园墙外满是绿林野花,现墓保存完好,但石翁仲石兽像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均已残断缺首,有一部分散落丢失。港头村古石街的青石基开裂松散,镇天帅府门前的石碑,尘土覆盖,字迹模糊。邓碧泉要求,要修旧如旧,按传统布局恢复其原貌,保持历史沧桑感,青石板补缝加固,石碑加框存立,原生态保护文物。同时,他建议收集散落在各地的零星的石碑石像等文物,修建博物馆陈列馆等。
座落于黄屋村的陆秀夫庙,已有378年历史,为纪念南宋爱国忠臣陆秀夫所建,又称调蒙宫,含调教启蒙立德做人之意。庙里藏有多件明清文物,它记载着各个时期的光辉历史,是农军革命活动据点、解放战争游击根据地和渡琼作战海练指挥部旧址。“陆秀夫精忠报国精神激励着后人,影响了无数代人”委员们说,陆秀夫庙是一处难得的文物遗存,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和科学价值,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党史教育的基地,要好好修葺保存。
来到屹立在硇洲岛马鞍山巅的硇洲灯塔下,政协委员们沿着扇状叠筑的阶梯,步行而上,在灯座室外围瞭望台上远眺,水天一色,壮丽海景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据介绍,该灯塔是法国殖民者于1899年设计、硇洲岛能工巧匠建造,座为方形,身呈圆锥形,全以麻石叠砌而成,榫铆相合,牢固美观。强大光束通过三棱水晶镜片汇聚射出,照亮来往船只的航道。它是世界上仅存的两座水晶磨镜灯塔之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航海科普教育基地。委员们认为,硇洲灯塔集古迹及近代先进科学技术为一体,是硇洲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历史的见证,要保护好这一大景观,吸引更多旅客前来观光游览。
素有湛江第一“宫”之称的津前天后宫,砖木结构的宫内,供奉着妈祖、观音和雷神,人们前来祈求平安,香火鼎盛。据悉,天后宫是解放海南岛战役指挥部旧址,它曾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过重要作用,先后为书塾、地下党革命活动据点等,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