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硇洲镇人民政府
硇洲镇2015年工作总结及2016年工作计划
2015年工作总结
2015年,我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生态文明镇村为目标,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发展。2015年全镇生产总值13.42亿元,同比增长1.43%;财税收入720万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0.5亿元;全年人均收入5539元,同比增长0.19%;全镇总人口4996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3.45‰。
一、海岛经济持续发展
(一)加快传统农业转型升级。
一是突出抓香蕉种植等传统产业调整。2015年,农业种植产量9.05万吨、产值2.01亿元,其中香蕉产量8.3万吨、产值1.66亿元,火龙果产量7500吨、产值0.2亿元,青枣、黄秋葵、冬瓜等品种也获得较好效益;二是提升捕捞技术、优化对虾、石斑鱼、东风螺和鲍鱼为主的科学养殖。2015年渔业总产量4.4183万吨、总产值7.3021亿元,其中渔业捕捞产量2.3822万吨、产值3.2519亿元;海水养殖产量2.0361万吨,产值4.0502亿元;三是海产品加工业效益好。全镇海产品加工场(作坊)17家,从业人员1400多人,年加工各类海产品2.6万吨。海洋渔业经济持续发展。
(二)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好。
存亮湾、谭北湾“渔(农)家乐”等旅游项目搞活了海岛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效果明显,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全年吸引外地游客到本岛观光旅游达15万人次。全年全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3亿元。硇洲信用社2015年放贷款0.6386亿元,累计贷款余额2.48亿元、全年存款余额3.575亿元;硇洲邮政支局2015年累计放贷款600万元,储蓄存款余额3.2亿元。
二、基础设施和城镇功能不断完善
1、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投资7000多万元的硇洲海防战备公路改建工程(一期)完工并通过交工验收,(二期)工程建设正在施工中,力争2016年3月全面竣工;投资80多万元整治滨海路,建设观海长廊900多米,为岛民提供了宽畅的娱乐休闲场所;投资350万元的硇洲农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工程完成并投入使用,达到县级市场管理水平;投资550多万元,建设四层总建筑面积1385平方米的硇洲卫生院外科大楼工程,2015年6月28日正式动工至今,外科大楼主体工程已完成,力争2016年2月竣工;投资1867.54万元的硇洲岛联围晏庭段海堤加固达标工程2015年12月已完成招投标工作,已正式开工建设。
2、积极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投资30多万元在滨海小区建成硇洲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氧气塘)设施,填补了海岛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的空白。
三、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一)扎实开展创建生态文明镇村工作
扎扎实实推进生态文明镇村创建活动。全年投入400多万元用于生态文明镇村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15年7月,我镇通过湛江市第二批生态文明区镇村验收,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湛江市创建生态文明五年行动——生态文明镇。积极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天轩村被评为“湛江最美村庄”,存亮村、周屋村和天轩村被评为湛江市第五批宜居村庄,咸田村被评为广东省宜居村庄,硇洲岛评为湛江市“五大美丽海岛”之一。
(二)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事业不断提升。
硇洲卫生院外科大楼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已完成,建成后将全面提升海岛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和农村文化建设,镇文化站配套完善了设施和书籍一批并定时向岛民开放,全镇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到2700平方米。硇洲黄屋村“大王公宫”被荣列为湛江市第九批文物保护单位,为进一步挖掘和保护海岛历史文化遗产奠定了基础;广播电视事业不断发展,数字电视用户4100多户,电视网络覆盖5个村(居)委会和60多条自然村庄;电信部门投资3000多万元改造光纤电缆,优化沿海移动基站设备,年末宽带用户1961户,全岛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基本实现信息化办公;积极开展教育强镇工作,加快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先后投入3912万元对硇洲中学、9间小学及1间幼儿园的基础设施校宿场室建设和完善设备,全镇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教育综合实力明显提高,教育事业呈现良好发展局面,较好完成了教育创强的各项工作任务,通过了省督导验收组的考核验收,广东省教育厅授予硇洲镇“广东省教育强镇”称号。
(三)坚持不懈抓好人口与计生工作
我镇紧紧围绕创“省优”的目标开展人口与计生工作,全镇全年计生符合率91.58%,完成“四术”任务478例,其中结扎92例,上环379例,人流7例。顺利通过各项计生考核检查。
四、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障工作惠及岛民
全镇42976人参加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101.9%、全年报销9812人次报销金额800多万元;15800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应缴费11060人,续费率100%,已领取待遇6382人,全镇社会保障卡发放42125份;全年发放低保金110.6万元,优抚金99万元。
五、强抓综治信访维稳工作
我镇始终保持严打的高压态势,积极开展了以“3+2”专项打击行动为重点,穿插开展打击私彩赌博“猎庄”行动,扫黑除恶“骄阳”行动,“反盗窃防诈骗”夏秋攻坚整治行动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年共侦破刑事案件32宗,破案率达69.5%;查处治安案件95起,查处率达63%;打击处理各类违法犯罪人员126人,其中刑事拘留19人、逮捕19人、起诉17人、判决7人,行政拘留94人、强制隔离戒毒35人、社区戒毒20人;抓获在逃人员5人,收缴各类枪支18支,子弹160发,治安处罚及教育处理一批,刑事、治安案件的发案量明显下降,严重暴力犯罪案件和“两抢一盗”案件明显下降得到上级的肯定和辖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认真做好化解基层各类矛盾,全年共受理各类来信来访案件30宗,成功调解25宗,调解率达83.3%。
六、安全生产工作常抓不懈
加强领导,强化监督管理,严格“党委领导、政府监管、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社会监督”的工作格局开展工作,把安全生产工作作为海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一项大事来抓,坚持落实“安全发展”和党政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制度,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有效地控制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认真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目标,开展安全大检查及“九打九治”打非治违专项行动6次,消除事故隐患。协同东海渔政大队等部门在硇洲渔港举办了2015年湛江开区渔业安全生产应急演练活动2次,提高渔民海上救助能力和安全生产意识,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全镇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和重大火灾事故。协同东海渔政大队举办职务船员培训班8期,参加培训1428人(其中职务船员553人,普通船员875人),提高了船员操作技能,同时重点检查整治“三无”渔船及有证渔船无证上岗和职务船员配备不齐等违规行为,进一步规范了渔业生产秩序。
七、积极做好阶段性各项工作
(一)扎实开展全镇农村资金、资产、资源“三资”清理工作,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公开化,防止农村集体“三资”流失,已建成镇级农村“三资”交易平台并正式投入运作,实现农村集体“三资”保值增值,公开、透明、民主,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发展。
(二)认真扎实开展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镇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硇洲镇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协调小组,镇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按照职责分工,采取有效措施,按进度要求,按时完成了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的各项任务。
八、存在的问题
盘点一年的工作,我镇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1、码头、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约着海岛经济发展;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待加强,吸毒赌博、打架斗殴、抢劫偷窃等违法犯罪活动时有发生。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以上问题,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2016年工作计划
一、加快农(渔)业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传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香蕉种植产业结构全面调整,积极试验、推广抗菌香蕉种植,计划投入20万元,租用15亩土地进行抗菌香蕉种植试验,建设硇洲香蕉抗菌试验基地。大力推广种植青枣、火龙果、绿豆、花生、黄秋葵和冬瓜等多种作物,推广高效海水养殖模式,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使海岛农(渔)业产品形成品牌优势、特色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继续优化传统捕捞产业,推进渔船“小改大、木改钢、木改铁”进程,计划投资2000万元技改更新渔船20艘,加快发展深海、远洋作业,提高海洋捕捞经济效益。
二、加快发展海岛生态旅游业
我镇列入湛江市“五岛一湾”滨海旅游产业园总体规划建设,要以此为契机,加快发展旅游业,珍惜和充分利用好资源,抓紧编制硇洲岛旅游发展规划,争取上半年完成《硇洲镇总体规划》,为海岛建设和旅游业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与依据,充分利用自然优势,把硇洲岛建成一个适宜休闲度假的生态型旅游海岛。着重抓好三方面工作:一要制订和完善全镇旅游总体规划,为开发旅游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与依据;二要重视硇洲灯塔、宋皇古井、将军陵园(即窦振彪墓)、津前天后宫等旅游资源的挖掘、保护和建设;三要以存亮湾、谭北湾“农(渔)家乐”旅游项目为切入点,积极引导开发那晏海石滩和海上环岛一日游等旅游项目。
三、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加快硇洲国家中心渔港建设。硇洲渔港已列入广东省示范性渔港建设项目,省级财政安排建设资金20000万元,我镇要全力以赴,积极配合,共同把硇洲渔港建成现代化渔港和渔业经济示范区及生态旅游海岛。
二是抓紧抓好防灾救灾项目建设。硇洲岛联围晏庭段海堤加固达标工程已开工建设,争取在2016年5月完工,为海岛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是加快岛上道路交通建设。争取上级有关部门支持,多方筹集资金,力争硇洲海防战备公路改建工程2016年5月全面竣工。
四是提升镇区服务功能。加快祥龙、滨海小区的建设力度,完善小区的公共设施,提高绿化、美化、净化和亮化程度,从改造地下管线和路灯,逐步配套公共厕所等设施入手,继续抓好城乡清洁工程,争取早日把海岛建设成为基础设施配套、社会管理有序、环境整洁优美的小城镇。加强农村村庄规划,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五是加强供电、通讯、传媒和消防等方面建设。继续推进农电改造;完善现代化通讯网络,扩大宽带网业务;加快农村有线电视网络建设,争取早日完成自然村“村村通”数字广播电视工程;增加消防设施,落实消防管理责任制。
四、重视改善民生质量
一是加强教育事业的建设。高度重视海岛教育事业,加大教育投入,完善办学条件,提高信息化装备水平,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和综合素质,提升教育教学资源配置水平;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提高现有功能场室、设施设备的使用效率,继续加强学习软硬件建设,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二是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硇洲卫生院综合住院大楼的配套设施建设,争取外科手术大楼早日建成,提升海岛卫生院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处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继续做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有关工作,优化参保居民住院及报销的服务流程;完善各项社会保障措施,提高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
三是抓好人口与计生工作。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有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坚持和完善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与时俱进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各项工作。
四是做好新时期精准扶贫相对贫困村相对贫困户申报和帮扶工作,按时完成全镇村村通自来水工程。
五是保障公共安全。强化“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降低安全生产风险,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完善社会风险防控体系,提高政府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转变政府职能,努力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提高为民执政、依法行政、廉洁从政能力,更好地为广大百姓服务;进一步完善镇务、村务公开制度,以科学发展观优化政务环境;提高干部法律意识、创新意识,树立干部勤政廉政、秉公为民的良好政风,建设一支群众满意的基层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