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民安街道在区党工委、管委会和街道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区党工委、管委会中心工作,真抓实干、争先进位,全力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动民安高质量发展,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深化乡村治理,乡村振兴稳步推进。一是精心打造乡村振兴风貌带。科学谋划民安乡村振兴示范带综合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围绕“一圩一路五村”打造风貌带,同步建设培育村,推进初步设计审查、概算批复、招标备案等审批程序,争取早日开工。统筹规划推动驻镇帮镇扶村项目落地,确保农村道路改造项目按预期完工。二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脱贫户及边缘户普通劳动力就业303人,就业落实率100%。扶贫产业功效持续扩大,龙湾村生猪养殖基地2024年1-11月销售收入613.4万元。三是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力开展厕所革命,无害化卫生户厕率达99.1%,无害化卫生公厕率达100%。持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75条自然村实现雨污分流,完成率97.4%,74条村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完成率96.1%。四是规范农村“三资”管理。大力推动平台管理常态化,健全“三资”领域监督环节,大力开展“三资”领域整改工作。五是深入开展乡村绿化。累计投入资金176.63万元,种植苗木12301株,绿化种植完成率达102%。创建美丽庭院300户,“美丽庭院”典型户10户,2户庭院在经开区“美丽庭院”擂台赛比赛中荣获第三名和第四名。六是探索“高校+文旅”共建模式。街道与广东金融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联合举办“百千万工程”工作研讨会暨民安街道文旅促进室(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强化校地深度合作,推动民安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七是加强红树林保护和修复。坚持保护优先,积极修复营造,组建攻坚小组推进近海滩涂养殖退塘还林,扎实开展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和集中连片修复营造。今年红树林种植面积148亩,签订补偿协议9000多亩。
(二)践行为民宗旨,民生福祉持续提升。一是扎实推进民生服务项目。开展“社保服务进万家志愿活动”10场,社保政策宣讲进村入户广受群众好评。今年受理医保业务3000多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800多件,完成城乡医疗保险参保缴费49151人。二是做好困难群众帮扶工作。广泛开展送服务下乡活动10余场,完成老人生存认证8711人。贯彻执行低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原则,确保符合条件低保户待遇发放到位。三是提升退役军人幸福感。慰问在乡复员军人、烈士遗属、困难退役军人441人次,为家庭条件困难或有重大疾病的退役军人申请临时救助40人次,为满60周岁农村户籍退役军人申请生活补助7人次,办理新申请优待证35人次,发放退役军人优待证28张。四是圆满完成2024年度征兵工作。发动适龄青年参加入伍体检90余名,体检合格18人,光荣入伍16人,其中大学毕业生8名,超额完成2024年征兵任务。五是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配合举办湛江经开区“我们的中国梦”戏曲进乡村、迎春联欢晚会等各类文体活动30余场,组织民间广场舞爱好团队参加经开区“礼赞新时代 舞动新风采”乡村广场舞比赛获得二等奖,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六是做好殡葬改革工作。深入宣传殡葬改革政策,积极加强与群众的沟通,树立殡葬改革新风,组织开展殡葬改革宣传活动3场,整治乱埋乱葬2起。七是
抓好群众身边实事。推进打挖农作物灌溉井,解决梁屋村和内林村灌溉用水难问题,受惠群众600余人。协调处理调军村东雷高速排水渠堵塞、排水排污不通畅问题。配合上级部门改造龙舍-西湾段共9公里,沿路设立风能太阳能一体路灯,方便村民出行。
(三)深化平安建设,社会治理安定有序。一是常态化开展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工作体系,发挥专职人民调解员、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调处矛盾纠纷作用,每周开展“平安夜访”活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98起。二是加强重点人群稳控管理。建立一人一档案,开展重点人员一月一次“入户见人”随访,无一人脱管、漏管,重新犯罪率为零。加大在册吸毒人员管控力度,开展不同禁毒主题宣传活动25场,禁毒“摘帽”工作不断深化推进。三是乱源整治持续发力。围绕镇圩中心地段、校园及周边等重点区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加强网格化管理,设有网格72个,网格员上报的5726宗事件全部办结。积极开展“双反”工作,建立街道—村委—自然村三级防控机制,严格落实“岸长制”,沿海巡查80余次,筑牢70公里海岸防线。大力开展“春风利剑”行动,对电信网络诈骗、校园及周边安全、劳资纠纷、“三合一”场所安全隐患等问题进行整治,社会治安环境持续改善。四是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深入各中小学开展法制教育宣传活动,配齐辖区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参加2024年湛江经开区第六届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总分排名第2名,荣获优秀等次。
(四)强化执法效能,城乡风貌加速向好。一是提升市容市貌。常态化开展“六乱”整治,出动执法人员1911人次,车辆745车次,整治乱摆卖1889起、乱堆乱放1756起,清除小广告356处、乱贴乱画236处,持续抓好市容市貌整治。二是加强市场监管。加大学校食堂、超市及个体经营户食品安全检查力度,出动执法人员75人次,检查大排档、烧烤店13家,排查肉品摊点16家,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5份,立案查处1家。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食品、过期食品等违法行为,检查食品流通场所96家次。三是加强卫片巡查和查处。利用大数据掌握辖区农用地违建情况,及时查处卫片图斑督件,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93份,运用广东省一体化行政执法平台在线智能办案63宗。
(五)消除风险隐患,安全生产形势良好。一是加强安全意识宣传。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森林防灭火”消防“119”宣传月活动,举办专题培训和灭火应急逃生演练5场,有效增强干群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二是加大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全面排查辖区餐饮酒店、渔网厂、学校、市场、供气站和危化场所及“九小”场所安全生产及消防安全隐患,压实各方责任,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全年检查生产经营单位194次530家,发现安全隐患412个,已全部闭环完成整改。三是持续抓好森林防灭火和“三防”工作。落实街道-村委两级包干制度,壮大巡查步队队伍建设,压实森林防灭火责任,严格落实林长制。积极防范“摩羯”“谭美”“派比安”等台风,落实应急响应防范举措,实现“三防”期间零事故发生。
(六)突出服务保障,发展提质增效。一是抓好村财镇管。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水平,做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和精细化,代理10个村委会和76个经济合作社账套86个,助推农村内生力量增长。二是做好经济统计。精心组织、狠抓落实,顺利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持续推进统计“7个一”规范化建设,获广东省统计局通报表扬为基层统计“7个一”规范化建设先进单位。三是抓好街道资产核查。全面盘点街道资产,清点街道固定资产,重点梳理4个原属镇企业情况,走访约谈老干部,聘请第三方会计所清查,对接区机关局做好机关用房转移的前期统计工作。
(七)全面从严治党,党建引领效能提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开展集中学习、专题研讨、专题党课,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全年召开党工委会议55次,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9次,党校组织开展集中培训13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会15场次,专题党课4场。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氛围愈发浓厚。
三、2025年工作计划
(一)聚焦风貌带建设推动乡村振兴。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动乡村振兴示范带综合建设项目落地,抓好中线公路民安段示范带和民安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加大西湾、龙湾典型村培育,做好镇圩主道两边房屋外立面排危和提升,创建民安特色风貌带。加大农房管控力度,抓好村庄规划、农村住宅建设管理和农房管控风貌提升。改造升级西山革命历史陈列馆和西湾村史馆两大红色教育基地,挖掘红树林资源和滩涂赶海优势,协助推动滨海红树林湿地公园项目建设,壮大西湾村民宿经济,加快推进近海滩涂养殖池退塘还林,修复营造连片红树林生态系统,提升全域绿美质量,全力创建“红树林+中华白海豚”红文旅产业。
(二)聚焦民生服务提升幸福指数。充分发挥社工服务站点和服务岗人员的作用,做好特殊困难户、留守儿童、孤寡老人保障工作,建设管理好敬老院,提高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抓好数字政府建设,落实好为民服务宗旨。
(三)聚焦平安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继续加强网格化管理,推动全网格员建设。常态化做好“双反”与扫黑除恶工作,加强矛盾化解,加大摸底排查力度,全面排查涉及征地拆迁、涉农涉土、涉劳资纠纷等领域,涉及历史遗留类、涉法涉诉类以及容易引发“民转刑”的案件纠纷,做好分析研判,做到防微杜渐,从源头上防止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发生。
(四)聚焦党建引领推动业务融合。坚持党建工作与街道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攻坚克难,以重点突破带动全面跃升。物色和鼓励一批经济好手、致富能手、愿意为村奉献的有为青年参加村换届选举,壮大乡村振兴“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