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投稿邮箱: kfqxwzx2013#163.com
市政府网搜索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中文版 | 联系我们 | 无障碍| 智能问答
 政务公开目录
    政务公开指南
    领导专栏
    机构职能
    法规公文
    规范性文件
    人事信息
    专题信息
    重大事项
    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基本目录清单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领域
    公共资源配置领域
    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领域
    财务信息
  部门预决算
  经开区预决算
    规划信息
    通知公告
    政策解读
    数据信息
    政务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
    决策公开
决策预公开
决策后公开
    执行公开
执行过程公开
督查审计公开
    管理公开
权责清单公开
监管信息公开
行政执法公开
    服务公开
中介服务事项清单
公共企事业单位公开
    结果公开
落实情况公开
跟踪反馈公开
    基层政务公开
基层政务公开标准事项目录
镇街基层政务公开
    在线访谈

野外遇到林火,如何避险?
发布时间: 2019-02-19 16:07:31

在一年中,由于同一地区不同季节气候条件和植被特点不同,因此森林火灾的发生情况也不同,随季节变化。我国绝大部分省(区)的火灾季节时间都在半年以上,其中多数省(区)的火灾季节为11月至第二年4月,那么,遇到野外林火,应该如何避险......


遇到林火造成伤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顺风逃生。(2)向山上逃生。(3)迎风扑打火头。(4)在草塘及灌木丛中避险。(5)在枯立木较多区域灭火。(6)对林火行为的变化判断失误。(7)没有建立安全避险区。(8)浓烟熏呛和高温烤灼。

如何看烟判明火线?

(1)看烟判火头。看烟激烈翻滚向前,烟浓色重、下红中黄伴黑上部白,烟雾形似蘑菇云,这是高强度火在燃烧,此处多为火头。

(2)看烟判火翼。看烟云漂移向上,烟色时浓时淡,时见柱状浓烟突起,烟云形似柳,这是中强度火的表现,此处多为火翼。

(3)看烟判火尾。看烟云色淡形似丝带、上下连线,时见旋风相伴,这是弱火在燃烧,此处多为火尾。

(4)看烟判有无明火。看空中烟色轻淡、烟云无根,横飘天空一线,形似一条飘带,时见净空无烟,不见旋风烟柱,此处多为无火地线。

如何预判高危火环境?

(1)观火势:燃烧火线上的火舌旋转、跳跃,并向上窜;平均火焰高度快速发展为1.5米以上,平均火墙厚度瞬间发展变化在1.5—3米以上。

(2)看烟势:浓烟激烈翻卷向上,烟色黄黑伴暗红,下黑中黄上部白,烟迹形似蘑菇云。

(3)听声变:远听闷雷轰鸣,近听噼啪声响。

(4)看周边:瞬间烟尘弥漫,近物10米难辨;风向不稳多变,风力加大有旋,空中火星飞舞,身边炭灰飘落。

(5)身感受: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热浪扑脸。

危险时段有哪些?

(1)在火场外宿营时。(2)接近火场时。(3)附近有火而看不到火时。(4)周围烟尘大而不知火的方位时。(5)当有火从头上飞过,可能引起新的火点时。(6)距火场较近,对火场情况不明时。(7)夜间灭火,对作战环境不明时。(8)进入山坳地带时。(9)在陡坡及峭壁附近灭火时。(10)气温越来越高时。(11)风速越来越大时。(12)风向多变不定时。(13)在没有依托地带,采取间接灭火手段时。(14)迷失方向时。

遇到火场紧急避险方法有哪些?

(1)避开危险火环境。不宜直接接近火线,或接近路线有重大安全隐患时,应主动避开危险地形、危险时段、危险植被类型,选择安全区域休整或安全接近路线。

(2)利用地形避险。当林火威胁人身安全时,利用附近河流、湖泊、耕地、沙石裸露或植被稀少的区域等有利地形规避风险。

(3)快速转移避险。接近火场途中或灭火行动展开后,火势突变,危及人员、装备安全时,快速组织人员、装备转移至农田、河流、植被稀疏地带等安全区域避险。

(4)预设安全区避险。为保护重点目标安全,灭火人员强行阻截林火蔓延时,应预先在指定位置开设安全避险区域,确保在火势突变时,进入安全区避险,保证人身安全。安全区域的开设通常选择在植被稀少、地势相对平坦、距火线较近且处于上风向的有利位置。

(5)点火避险。当火情突变,不具备快速转移至安全区域避险条件时,就近选择相对有利的地形、植被,迅速点烧出火烧迹地,组织人员进入火烧迹地相对安全位置避险。

(6)冲越火线避险。当不具备点火或其他避险条件时,选择地势相对平坦、火强度相对小、火墙厚度相对薄、火焰高度相对低的地带,用衣物护住头部,快速逆风冲越火线,进入火烧迹地避险,严禁顺风逃生。

(7)卧倒避险。在来不及点火,应选择在河流、小溪、无植被或植被稀少地域及低洼地带,可用水浸湿衣物蒙住头部、捂住口鼻,或扒开生土层,两手放在胸前卧倒避险。卧倒时要尽量远离加油器、点火器、油桶等易燃物品,或将易燃物品扔出。

迷山自救的方法有哪些?

(1)单向行进。在火烧迹地内迷失方向时,始终朝着一个方向行进至火线边缘,然后沿火线行进,直至遇到灭火队伍或返回出发地。

(2)估算判断。在其他地域内迷失方向,要立即停止前进,计算已行进的时间和路程,选择高地观察周围山形、地势或火场的烟雾,然后分析、判断行进的路线,如能按原路返回,立即返回。如不能按原路返回,可就地露营,并注意防寒、防雨和防野兽袭击,必要时可搭设临时窝棚。

(3)等待救援。在没有把握返回营地时,不可乱闯、乱走,应在开阔地带点起篝火等待救援,同时采取下列方法。①如果有枪可鸣枪报警。但不准随意鸣枪,要注意节省弹药。鸣枪时,要计算找寻人员可能到达附近的时间再鸣枪,要在山顶向天空鸣枪,不要在山谷内鸣枪,防止回音给找寻人员造成错觉。②夜间要在高地山顶点火报警。用火时在注意安全的同时,要注意观察四周是否有火光,如果有火光应向火光方向行进。③白天要注意是否有飞机巡护或飞机盘旋找人。如有以上情况,要迅速点火报警。④妥善保管火种,防止受潮、损坏及丢失。

(4)判明方向

在林内不能判明方向且没有指北针和定位仪器时,可采取以下方法。

①时针辨向法。在有太阳的情况下,把手表放平,时针对准太阳,在时针和十二时的中间,即是南方。以此为起点,顺时针方向每隔十五分钟就是一个方向。使用这个方法辨向,春、夏、秋、冬各有变化,要注意纠正误差。另一种方法是以24小时为准,将当时的时间除以2,得出的商数对准太阳,12所指的方向为北方。以14时为例,除以2后商数为7,将表盘上的7对准太阳,12所指的方向就是北方。上述方法可归纳为“时数折半对太阳,12所指是北方。上午计算按12,下午加倍定向同”。

②看树辨向法。以孤树为准,枝丫多、大、长,生长茂盛的一面是南。没有孤树时,可观察林间空地边缘的树。

③年轮辨向法。主要看伐区林缘伐根的年轮,年轮宽的一面为南,密的一面为北。

④北极星辨向法。在晴朗的夜间,北极星辨向法是最快、最简单的方法。北极星辨向法有两种,一是先找到大熊星座(勺子星),从勺把向前数到第六颗星即天极星,然后目测天极星和第七颗星(天旋星)的距离,向前大约五倍远的天空有一颗和它们同等亮度的星,就是北极星,这个方向是北方。二是先找到大熊星座对面的仙后星座,它是由五颗亮星组成的,这五颗星中的中间一颗星前方与大熊星座之间的星为北极星。

(5)摆脱险境

①继续回忆来时方向,重点是横越过的铁路、公路和河流,方向判明后即可朝其行进。在人烟密集和交通发达的林区,按一个方向行进,就会遇到村、屯、林场、工段、公路和铁路等。

②如果在林内行进没有把握时,可沿河流行进。沿河而上,地势越来越高,河面越来越窄。顺河而下,地势越来越低,河面越来越宽。一般情况下,河流下游人烟较密集,是选择行进的方向。

③边走边听,主要是听火车和汽车的鸣笛声、发动机声音以及风力灭火机的声音,可以朝有声音的方向走,但不要错误断判方向。

④在行进中要注意观察巡护飞机,注意找寻队伍或其他人员在林内的活动声音。遇上飞机时,立即在开阔地带点火报警。听到有人呼唤或鸣枪时要立即做出反应,如不能回答,可鸣枪或点火报警。

火场救护有哪些方法?

(1)外伤出血的处理方法

①用手指压迫止血。②急救时伤口盖上消毒纱布或棉花,用绷带加压包扎。③如出血不止,可将伤肢抬高,减低血流速度协助止血。④出血严重时,可用止血带止血,扎好后立即后送医院治疗。

(2)骨折的处理方法

①转移至安全地带。②发现伤口出血要立即止血。

③开放性骨折要先用纱布或棉花包扎患处,再用夹板固定(无夹板可用木棍、树枝、树皮、竹竿等代替)。④包扎时,要在夹板内垫上衣服或布等软物,以防皮肤受损。⑤动作要轻,受伤部位不要绑得太紧。⑥经上述处理后,尽快后送医院治疗。

(3)烧伤的处理方法

①将伤者转移至安全地带,用干净或无菌布单保护创面,尽量减少外源性沾染。②不要弄破皮肤和水泡。③保持呼吸道通畅。④尽可能迅速后送医院治疗。

(4)一氧化碳中毒的处理方法

①迅速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地方。②有条件者立即给予高浓度吸氧。③有呼吸衰竭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静脉注射呼吸兴奋剂。

(5)休克的处理方法

①将病人移至安全地带,置病人于仰卧位,头和腿轻度抬高,以利最大血流量流至脑组织。同时注意保暖。②如有外伤性出血,应立即包扎止血。③如有骨折要用木板绷带对骨折部位临时固定。④有呼吸困难者,要维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或进行人工呼吸。⑤有条件者要迅速建立静脉通路,立即补液以恢复足够的组织灌注。⑥有意识障碍者,用针刺人中或用手指压迫人中,使其清醒。⑦初步稳定后送医院治疗。

(6)蛇虫咬伤的处理方法

①蝎螫伤的处理

一是立即拔出毒刺,局部冷敷或擦抹抗组胺乳剂,在被螫、方扎止血带。二是可将局部切开,吸吮或用拔火罐吸出毒液,然后用3%氨水或5%碳酸氢钠溶液冲洗伤口。

②蜂螫伤的处理

一是拔除毒刺,伤口局部可用肥皂水、3%氨水或5%碳酸氢钠溶液外敷。若为黄蜂螫伤,则用食醋洗敷。二是伤口四周可外敷南通蛇药或用蒲公英、紫花地丁等中药捣烂外敷。三是若有过敏者,应迅速给予抗组织胺类药及激素等。

③蛇咬伤的处理

一是如所在地区受到威胁,应迅速转移安全地带,同时急救。尽量记住毒蛇特征,以便使用特效抗毒素。二是伤口通常表现为两个小的针刺状牙痕,伤者应避免活动,保持安静。可吸取伤口毒液,间歇进行。三是如有药品立即服用(蛇药和镇静剂)。四是如果动脉被蛇咬伤出血不止时,要用止血带止血。每隔15分钟放止血带1分钟。五是急速后送医院治疗。

(7)搬运伤员的方法

①搬运前应尽可能做好伤员的初步处理,如情况允许,一般应先止血、包扎、固定后搬运。②应根据伤情、地形等情况,选用不同的搬运方法和运送工具,确保伤员安全。③搬运动作要轻巧、迅速,避免不必要的震动。④搬运过程中应随时注意伤情变化,及时处理。⑤搬运脊椎受伤的伤员,应两人用手分别托住伤员的头、肩、臀和下肢,动作一致将伤员搬起平放于硬板或门板上后送。严禁抱头抱脚,以免躯干弯曲而加重损伤。⑥骨盆骨折搬运时,应仰卧位,两髋关节半屈,膝下垫以衣卷或背包,两下肢略外展,以减轻疼痛。

在平坦地形遇火袭击时的处置方法有哪些?

(1)特点:火势发展猛烈,烟雾扩散快,火灾面积大;风大时,火头前方易产生飞火;可燃物垂直分布时,火焰高,呈立体蔓延;火场整体变化小,便于人员行动。

(2)紧急避险的方法:①向左后、右后方向快速转移。②选择易燃可燃物较少的方向转移。③向粗大可燃物密集的方向转移。④来不及转移时,点火解围。

⑤选择火势较弱地段冲越火线。

(3)注意事项:周围树木较多,且是树冠火的情况下,不能点火解围;点火解围时,必须与火线拉开一定距离。

在山顶、山脊遇火袭击时的处置方法有哪些?

(1)特点:火接近山顶,易产生卷火;火到达山顶,在山脊易发展成树冠火;火越过山顶,向下坡蔓延时容易变成坐火;山顶、山脊热对流强烈,燃烧猛烈,热量集中。

(2)紧急避险的方法:①向山的背风面或山后下坡方向转移,快速离开山顶、山脊。②当火越过山顶形成下山火时,可冲越火线突围。

(3)注意事项: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不能沿山脊转移;不能在山峰两侧的鞍部停留;在山的背风面停留时间不能过长;要考虑坡度对行动的影响。

在山沟口遇火袭击时的处置方法有哪些?

(1)特点:火冲到沟口时,易向沟口两侧蔓延形成卷火;火冲出沟口遇上坡时,会快速扩大燃烧面积;火在沟口易产生火旋风;火出沟口遇下坡时易变成坐火。

(2)紧急避险的方法:①向左后、右后方向快速转移。②沟口前方是下坡时,向下坡方向撤离。③选择易燃可燃物最少的方向转移。

(3)注意事项:不能向沟口两侧高处攀登或停留;沟口前方是上坡时,不能向上坡撤离。

在山沟谷遇火袭击时的处置方法有哪些?

(1)特点:观察判断火情困难;易燃可燃物比较集中,易形成冲火;烟雾大,浓度高,扩散慢;人员向山谷两侧转移困难。

(2)紧急避险的方法:①要充分利用沟谷内的河流避险。②选择易燃可燃物少的地段冲越火线突围。

③无法转移时,就地点火解围。

(3)注意事项:不能盲目向沟谷两侧转移。

在单口山谷遇火袭击时的处置方法有哪些?

(1)特点:风向多变,火头发展方向不定,易形成上山火和涡旋火;烟雾大,浓度高,扩散慢;利于观察判断地形。

(2)紧急避险的方法:①点上山火后进入火烧迹地。②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向火头蔓延的侧翼山脊方向转移后下山。③根据风向变化,向侧风方向撤离避险。

(3)注意事项:点顺风火时,要选择易燃可燃物较多地段;人员转移到山脊后,迅速向安全地带撤离。

在草塘沟遇火袭击时的处置方法有哪些?

(1)特点:火蔓延快、强度大、燃烧彻底,易形成火爆。

(2)紧急避险的方法:①离开草塘,转移至安全区域避险。②紧急情况下先避开火头,再从火翼进入火烧迹地避险。③利用草塘中河流、水沟等避险。④点顺风火避险。

(3)注意事项:冲入火线时,要选择可燃物分布较少或火势较弱地段;点顺风火时,要选择易燃可燃物较多的地段;草塘面积小时,要快速撤出草塘。

在丘陵地遇火袭击时的处置方法有哪些?

(1)特点:风向多变,在短时间内易产生多个火头;山坳地带背风处是危险环境;火蔓延时快时慢,高处快,低处慢;火扩散范围广,人员转移困难。

(2)紧急避险的方法:①利用下坡和凹地避开火锋,尔后选择火弱地段突破火线进入火烧迹地或向安全地带转移。②向侧风方向转移。③向易燃物少的方向转移。④注意选择火发展快的侧翼,斜向突破火线进入火烧迹地。

(3)注意事项:在背风处和山坳地带不能长时间停留,先避火锋,同时考虑下步撤离方向;向火头侧翼斜向突破火线时,必须观察好地形;发生树冠火时不能突破火线进入火烧迹地。

在陡坡遇火袭击时的处置方法有哪些?

(1)特点:火向山上蔓延时速度极快,热辐射强度大;地势险要,人员行动不便;燃烧物易滚落,产生多个火点;地势陡峭,易发生滚石伤人。

(2)紧急避险的方法:①沿火势较弱的一侧山腰转移。②选择火势较弱地段,向山下冲入火烧迹地。③在紧急情况下,尽可能利用可燃物少的空地或者突出的岩石避火。

(3)注意事项:组织人员向下坡冲越火线时,必须观察地形,防止摔伤和滚石砸伤。

在林草结合部遇火袭击时的处置方法有哪些?

(1)特点:林草结合部(过渡地带)易燃可燃物多,草木立体燃烧,火强度高,火势发展速度快;易形成小气候,火势变化大。

(2)紧急避险的方法:①向火头两侧后方转移。②向成林方向转移。③向侧风方向转移。

(3)注意事项:应随时观察火势发展变化,在草和灌木混合地带不宜点火解围。

在针叶林内遇火袭击时的处置方法有哪些?

(1)特点:针叶林内易发生树冠火;针叶幼林地,火势猛,发展速度快;树粗且密集地段,发展速度相对慢,火强度高;林木密集,不方便观察火情和展开行动。

(2)紧急避险的方法:①向粗大树木多的方向转移。②向侧风方向转移。③树冠火时,尽量向阔叶林方向转移。④无法向火头两侧转移时,向侧后选择便于行进的方向撤离。

(3)注意事项:不宜点火解围,不宜突破火线,不宜卧倒避火。

在阔叶林内遇火袭击时的处置方法有哪些?

(1)特点:烟雾在林内扩散较快,大树密集的地方火焰低,阔叶幼林地易形成树冠火,人员在林内行动相对方便。

(2)紧急避险的方法:①向成林方向转移。②向火头两侧易燃可燃物少的地段转移。③在无法转移的情况下,可冲越火线突围。④条件允许时,可点火解围。⑤利用大树密集地段暂避火锋。

(3)注意事项:点火解围时,注意选择易燃细小可燃物多的地段;火线突围时,注意选择易燃可燃物少、人员便于通过的地段;要注意预防烟雾中毒。

在灌木林内遇火袭击时的处置方法有哪些?

(1)特点:火强度高,热辐射强度大;人员行动不便,紧急避险难度大;灭火机具使用效能低。

(2)紧急避险的方法:①向侧风方向转移。②向植被稀疏的地段转移。③选择人员便于通过的方向撤离。

(3)注意事项:不能点火解围,不能冲越火线,不能卧倒避火。

在采伐迹地内遇火袭击时的处置方法有哪些?

(1)特点:采伐迹地通风良好,采伐剩余物多,行动受限;地被物干燥,发展快,火势猛。

(2)紧急避险的方法:①向左右成林方向转移。②向大树密集的方向转移。③在采伐迹地周围已形成树冠火的情况下,向阔叶林方向转移。④有坡度的情况下,向下坡方向撤离。

(3)注意事项:向林内转移时,不能选择上坡,要避开通风口和易燃物集中区域。

遇草原火袭击时的处置方法有哪些?

(1)特点:草原火发展速度特别快,避火锋的有利地形少,烟雾扩散的面积大,点火解围的有利条件多。

(2)紧急避险的方法:①向易燃物少的方向转移。②向侧风方向转移。③来不及转移时,点火解围。④选择火势较弱地段冲越火线。⑤情况特别紧急时,卧倒避火。

(3)注意事项:冲越火线时,选择安全地带,集中风力灭火机突围;向火线突围时,要统一行动,防止人员分散。

在林区居民地遇火袭击时的处置方法有哪些?

(1)特点:林区居民点周围多与林地相邻,阻隔火灾困难;居民点可燃物较多,易连片燃烧;居民区人员情况比较复杂,组织转移困难。

(2)紧急避险的方法

①风大时首先向侧风方向转移。②利用周围农田、河流、沙滩避险。③条件允许时,组织乘车转移。

(3)注意事项:根据风向判断最先被火袭击的居民点区域,并提前采取措施;注意分析易燃物特别集中的地段,作为转移重点;掌握居民区人员情况,搞好分工,提高转移效率。

上山遇下山火袭击时的处置方法有哪些?

(1)特点:蔓延速度较慢;风向变化时,火势易向一侧快速蔓延。

(2)紧急避险的方法:①一般情况下,选择火势较弱地段,冲越火线。②火强度较大,人员无法接近火线时,选择可燃物少的地段待火势减弱时,向火线突围。③可燃物密集,火强度高,无法突围时,要快速向下坡方向撤离。

(3)注意事项:在火势较弱时,要敢于接近,强行突破;形成树冠火时,严禁冲越火线;严禁顺风转移。

下山遇上山火袭击时的处置方法有哪些?

(1)特点:上山火蔓延速度极快,坡度越陡火发展速度越快;山坡部位热量和烟雾比较集中;灭火人员向后撤离较为困难。

(2)紧急避险的方法:①组织人员快速向两侧转移。②选择易燃物少的地段冲越火线。③距离山顶较近时,快速越过,选择背坡、背风方向避险。

(3)注意事项:冲越火线时,要选择可燃物少的地段;向两侧或山顶转移时,要选择易通过的地段。

夜间遇火袭击时的处置方法有哪些?

(1)可能出现的情况:不易观察地形及可燃物分布情况;不易掌握人员行动情况;不易判明火势变化、蔓延方向及烟雾浓度。

(2)紧急避险的方法:①周围有道路时,沿道路快速撤离。②向火光较弱方向转移。③条件允许时,向山后背风处和下坡方向转移。④向粗大可燃物集中的地域转移。

(3)注意事项:要利用照明器材指示目标及行动方向;人员集中、统一行动;沿下坡转移时,防止滚石伤人。

露营期间遇火袭击时的处置方法有哪些?

(1)可能出现的情况:事发突然,容易慌乱,不易判断风向和火头发展方向。

(2)紧急避险的方法:①附近有高山时,向山的背风处转移。②向易燃可燃物少的方向转移。③利用河流、道路避险。

(3)注意事项:指挥员要严密组织,统一行动,随时判断风向和火头发展方向;来不及携带宿营物资时,暂时放在低洼处。



(摘自 中国安全生产网 ;   资料提供:森林消防局机动支队)




分享到:

版权所有: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主办单位: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党政办公室 联系方式:0759-3382212
地址:广东省湛江市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海岛中线公路中一号东海大厦     邮编:524076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 您是第-位访问者
粤ICP备17062261 网站标识码 : 4408900001     公安机关备案号 : 44080302000070